2020年10月16日,我系在精诚楼317召开以“如何改革中医经典课程”的教研活动,由中医系主任贺晓云主持。本次教研活动首先对西部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领导小组制定的《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规则》进行学习,并对系部相关人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初步制定的“中医经典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互动研讨和意见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此次中医经典课程改革方案,明确了中医经典课程的重要性,为改革中医经典课程工作确定最终方案。
传承经典,学好经典
研讨会上,主持会议的贺晓云主任详述了我校改革中医经典课程工作的初定方案。她指出中医四大经典是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学术界一般将《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看作是中医四大经典。中医四大经典课程作为保存、传授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其学术思想精髓的有效载体,在高等中医院校的教育中获得了合法性地位,是中医必修科目。贺晓云主任还说到经典课程教学重在以经解经,对原文注解、翻译与诠释。她认为从课程发展历史角度,四大经典课程在中医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地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奠定了高等中医药教育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底基和框架。她提到:“目前,大多专科院校,四大经典融为一本书学习,且学习课时相对较短,是否符合中医学生对四大经典的学习要求呢?”
改革经典课程
金李老师指出四大经典作为中医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的基础,必须发挥其医学理论指导中医临床实践的“有用”作用,发挥其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中的素质作用。因此金李老师认为我校中医学生虽然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但中医经典作为中医理论的根基,必须要掌握牢靠。
秦灵鸽老师认为四大经典提供了完整的中医理论思维框架,是学好中医的根本。因此,增加我校中医学生中医经典课程课时势在必行。她提议将《内经》确定为中医基础理论学科的提高课,将《伤寒论》、《金匾要略》、《温病学》确定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课程,每门课36-48学时。明确了四门经典课程在高等中医药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理论、核心主干地位。
曹新华老师指出专科中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2年,是本科中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一半,但学习的课程并没有减少,因此,专科中医学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迫。他认为中医四大经典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不可不学,可把四大经典分开学习,建议每门课程36学时。
让中医经典刻进中医人的骨子里、灵魂里
最后贺晓云主任做了简短有力的总结,她说:“中医四大经典课程改革要结合我校的校情、学情,不仅要将经典知识教授给学生,更要培养中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到学经典、读经典、爱经典,让中医经典成为中医学生(医生)每日的必修课,让中医经典刻进中医人的骨子里、灵魂里!”